
十月十五日英國發生了一件世界矚目的大事,首相金馬倫(主流媒體稱卡梅倫,筆者較喜歡以往港英年代的譯法)同意舉行公投,決定蘇格蘭會否脫離英國尋求獨立。或許「獨立」一詞政治敏感,除了少數網民熱烈討論外,本地傳媒普遍冷處理。中共向來對「港獨」二字極為敏感,對於反國教運動、反東北融合,以及一切推崇本土政治的論述,一律視之為分裂祖國、鼓吹獨立的敵對份子,故有近日陳佐洱又走出來高調說甚麼「嚴正應對港獨勢力」。
金馬倫的大國氣度
金馬倫跟蘇格蘭首席大臣簽署協議,讓蘇格蘭於2014年舉行獨立公投。首相這場政治豪賭的勝負暫時未知,但他一句"I always wanted to show respect to the people of Scotland -
they voted for a party that wanted to have a referendum”,將蘇格蘭前途交由其人民自行決定,已經贏盡掌聲和聲望。英格蘭和蘇格蘭原本是兩個獨立王國,曾經長期敵對,直至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兼任英王,1707年兩國通過《聯合法案》,才成為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獨立運動後來在七十年代興起,2007年蘇格蘭民族黨擊敗工黨成為蘇格蘭第一大黨,直接衍生了今次的公投。由於蘇格蘭獨立後有喪失歐盟身份的隱憂,又要獨自面對債務及其他經濟危機,遂有論者指出金馬倫此舉經過精密計算,勝券在握。然而,政治本身就充滿計算,關鍵是英國容許一地人民用投票這文明方式,決定自己土地的去向,單單這份大國自信和氣度,就已經教人讚嘆。至少西班牙政府對加泰隆尼亞就沒有如此胸襟,至於中共政府對於藏疆台獨立的抓狂,就更加是黃腫腳,不消提了。
逼出來的港獨?
在中港矛盾和赤化陰影下,香港人本土意識越見加強,更重視捍衛自治權、保護本地人的利益,但這股本土政治力量卻被左派日夜抹黑為英美走狗,搞港獨、搞「去中國化」等。根據筆者觀察,「香港自治運動」一類本土派人士均非鼓吹港獨,他們不過是要求中共按基本法規定,嚴守憲制規範,完全符合憲法及聯合聲明的政治設計,真正的港獨支持者實在非常有限。將來的事情當然沒人說得定,但起碼到目前為止,港獨主張絕非政壇和社會主流。正如筆者在《由龍獅旗引發的思考-本土意識的論述》一文中所說,將中共趕回深圳河以北,不是甚麼「去中國化」,維持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