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沒普選,中共將永遠失去香港

扼殺香港的民主選舉,當權者可能自嗚得意,但時間將會證明,二零一七年沒有普選,中共將永遠失去香港。

123

沒有人是孤島 香港台灣命運休戚與共

  台灣壹傳媒早前簽訂賣盤交易合約,買家包括親中商人蔡衍明。蔡的背景親中,並透過旺中集團掌控印刷、電視等跨媒體業務,引起台灣社會極大不安,尤其憂慮台灣出現赤化及傳媒霸權。壹傳媒及其旗下《蘋果》、《壹週刊》作為華人社區最鮮明的反共媒體,今日終於在親中財團的銀彈(大概還有不足為外人道的政治壓力)面前倒下,中共在事件中若隱若現的身影,更無法不教我們心寒。 (原載於「What's Next 台灣留學生」Facebook 專頁)   台灣和香港是最自由文明的華人地區,而在中共強權日益膨脹的格局下,這兩個自由堡壘的命運更堪稱休戚與共、唇齒相依。台灣擁有我們艷羨的民主,實現了兩次和平的政黨輪替,近年每次台灣總統大選,香港人都熱烈關注和投入,一句「今夜我們都是台灣人」,大概就是一種情感的投射。香港的廉潔和司法獨立,亦為飽受腐敗不公的台灣人所嚮往,他們零一年成立法務部廉政署,也有向香港廉政公署取經。兩個自由燈塔的光芒,卻令中共有如芒刺在背。隨著中共近年伸張魔爪,已對兩地的自由...

一班港共政治低能兒

(轉自網上論壇)   當日梁振英競選之時,口若懸河,滿腹經綸,香港人無不驚為天人,以為出了個「港版奧巴馬」,支持者引頸以待,期待他的鴻圖大計,反對派愁眉不展,懼怕他是黑帝君臨。好了,大戲開幕,豈料梁班子出閘脫腳,接著連番出糗、醜聞不絕,上任百日一事無成,頭頭碰著黑,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梁上任前嚴陣以待的一眾泛民、工商界及學者,私底下笑不攏嘴:以為梁振英及其港共集團是甚麼政治高手,如今露了餡,原來都是一班政治低能兒。 (此圖由「朗思」製作)   梁振英政府、其左派智囊(張志剛、邵善波之流)、中共駐港系統、親共政團及一眾附庸組織(甚麼愛港力、青年關愛協會、愛港之聲等等),可統稱為港共集團。過去幾個月發生的事,都證明了港共是一班蠢到無以復加的低能兒。邵善波說要監察網絡、打輿論戰,即是組織五毛打手,這些是我們預料之內(事實上已經進行),但沒人會像他這麼弱智在鏡...

也談蘇格蘭公投(下)-國人的困惑

  今年的確是分離主義特別旺盛的一年,除了蘇格蘭外,包括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在內的多個地區,要求獨立的聲音此起彼落,就連美國都出現規模不等的獨立請願。獨立運動在許多民族主義者眼中,尤其是大一統意識上腦的中國人看來,從來都是十惡不赦。但筆者始終相信,一地人民對自己土地之自決權,應該凌駕於甚麼民族大義、領土完整之上。 獨立運動與自決權   一般而言,獨立運動最強而有力的理據都是「自決權」(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自決權受到《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和兩份國際人權公約保障,但基於政治現實和法理問題,各地的獨立運動大多舉步維艱。然而,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筆者認為人民對自己所處土地的自決權必須受到尊重,亦凌駕於國家主權、民族主義和領土完整之上。我們相信,人生而自由獨立,擁有個體意志及理性,有選擇以何種方法生存的權利。古往今來部落、社群、王國、民族國家,都是每名個體基於功利考量的契合,因此,國家本身就是一種偶然的結合,而非必然的存在。這點在現代憲政國家尤其明顯,如果說國家是個體的拼合,憲法就等同貫注了公民共同意志(general...

自由本天賦 何須當權者施捨恩賜

  繼左耳陳「嚴防港獨」論、腦平「斷水斷糧死城」論、夢熊大師「廿三條」論,左派打手接連發炮,今次終於輪到譚惠珠大發謬論,表示香港人所享受的自由,乃「內地和《基本法》給予,並非英國人」,奴相盡現,臭不可當。古時太監對著主子彎腰搓手,受罰還要叩首高呼「謝主隆恩」,其醜態也是大概如此。無綫即將播映《大太監》一劇,不知是否要對他們好好諷刺一番──身為半官方喉舌竟然膽敢詆毀我們一班愛國愛港人士,洩露國家機密,大逆不道,真是要上報天朝,派個欽差大臣來好好整治整治。 (《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 紀念法國七月革命的油畫)   譚惠珠一句「港人自由是內地給予」,就出賣了這幫土共對於自由人權這些現代概念及普世價值的認知如何落後,可能還停留在幾百年前的封建思維。駁斥譚惠珠的謬論,可從兩個層面講。理論上,天賦自由的概念早於數百年前已經植根在西方自由主義的思想中,所謂「天賦」源於西方自然法則(natural law)的哲學傳統,並在基督教影響下滲雜了「上帝」的觀念。西方自由主義的哲學相信,自由並非由外在力量(例如政府)所賦予,而是一種生而有之的權利,約翰‧洛克(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