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沒普選,中共將永遠失去香港

扼殺香港的民主選舉,當權者可能自嗚得意,但時間將會證明,二零一七年沒有普選,中共將永遠失去香港。

述說一個中國夢:一個前愛國者的自白

我們香港自有其美麗處,尋根何必北望神州。中華夢是時候醒了,今生,我就只做個香港人。

由龍獅旗引發的思考-本土意識的論述

用一個充滿理想色彩的政治想像,去抗衡港共政權的暴政,這就是龍獅旗的存在意義。

自由行與本土政治

   最近以「中港融合」為名、吞滅我城為實的大計步伐越走越急,繼硬推洗腦課程、暗割新界東北,當權者又有新猷。深圳政府宣佈進一步擴大自由行,容許四百一十萬深圳非戶籍人士「一簽多行」來港。自由行政策推行後,衍生了大量經濟、社會、民生和文化問題,已對我城造成極大困擾,如今不檢討政策,反而擴大範圍,實在違反本土利益及公共政策邏輯。今日深圳可以放寬來港限制,他日全國各省各市都大可效法,大陸人流目動輒以億計,假若容許隨便來港,「香港陸沉」之說,絕非危言聳聽。

  (此圖原載於「熱搜網」)

  自從零三年推行自由行政策以後,只有少數零售業(如金舖、電器店、服裝店)及地產商得益,香港卻為此背負了巨大代價──租金上揚以致珠寶鐘錶、化妝品、名牌服裝等大型連鎖店取代小本經營的商店,市區極度擠逼、公共運輸嚴重超載,大陸人的野蠻行為衝擊香港的形象及社會規範,部份商舖媚外轉用殘體字破壞本土文化,陸客大量搶購奶粉及其他日用品、走私水貨客猖獗,造成供不應求及價格上升等,問題之多之巨可謂罄竹難書。放寬自由行,等同進一步打開缺口,引更多陸客來踩沉香港,挑起族群矛盾,令鬧得火熱的中港衝突升溫。面對亂局,港府當務之急是跟大陸當局磋商,馬上喝停擴大自由行的計劃,然後檢討自由行政策,研究為訪港陸客人數「封頂」,甚至為長遠計奪回入境審批權。自由行淹港的問題核心,跟雙非議題一樣,都是關乎香港的入境審批自主,不能逃避。

  如今中共來勢洶洶,已經摩拳擦掌,急不及待從政治、經濟、文化、法制、教育等全方位吞噬我城,故此我城亟需本土政治派進佔政治議程的主流,捍衛本土利益。本土政治並不是如左翼人士口中說的法西斯主義或排外思想,而是在資源有限下以本地人優先的政治常識,以及避免族群衝突升溫、確保族群和諧的正當邏輯。可惜在大中華主義及盲目講平等大同的左翼思想壟斷下,本土政治在香港政治光譜仍然是敬陪末座、未成氣候,以致保護本土利益的綱領未能有長足發展。對於本土政治派,筆者至少有三個期望:首先是捍衛香港政治及法制的自主,即保障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這點是做泛民主派的基本要求,不必多談;其次是政治綱領要以本土利益優先,抗拒一切犧牲香港利益、迎合國策的發展,例如將香港納入國家區域規劃、割讓新界土地、無限擴大自由行等,而且要倡議保障港人權益的人口政策,修改基本法廢除雙非嬰居港權;另外要將眼光放在我城政治議題,不能讓保釣等領土爭議置於香港問題之上,六四、李旺陽可以關注,但要從人道立場及普世價值出發,以免中共騎劫愛國情緒。本土政治,港人優先,實在刻不容緩!

保衛新界東北 即是捍衛香港自主

  近日保釣、立會選舉等話題佔據了香港輿論的議程,而另一單關乎我城規劃自主、鄉郊發展的事件,卻似乎得不到應有的關注。二零零八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提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下稱「新發展區」)計劃,制訂新界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三大區的發展綱領。驟眼看來,這只是又一個新界新市鎮開發計劃,無甚不妥,但只要詳加了解,就知道此計劃一以「中港融合」為名摧毀香港自主、扼殺一國兩制,二不是以本土利益為優先,環境和社會代價沉重。城市規劃及土地發展,本非筆者所長,但有見我城遭受吞滅在即,實在不得不發文痛斥其弊,見解若有粗疏處,煩請見諒。

一、「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的背景

  由於主流媒體對事件的報導十分有限,筆者花了點時間搜集及整理了以下的資料,以助讀者深入了解計劃的來龍去脈。二零零八年六月,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規劃署展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制訂上述三區的規劃綱領,並已分別在零九及一零年靜悄悄地完成首兩個階段的諮詢,而最後一個諮詢階段將於本月底(即八月三十一日)完結。根據政府提供的資訊,計劃始於上任特首曾蔭權在二零零七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十大基建,而「新發展區」計劃就是其中一項,目的是透過上述三區的發展,「應付香港長遠的房屋及就業需要」。事實上,早有論者指出,「新發展區」根本就是配合中央政府《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當中「東進東出」的部份,以完成深港「同城化」以至「一體化」、中港完全融合的終極規劃佈局。另外,梁振英早於二零一零年接受《南方都市報》訪問時已經提出未來容許大陸居民免簽注進入「邊境特區」,而近日梁的智囊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則建議「新發展區」部份併入「邊境特區」,其餘撥作附庸式的「配合發展區」,其消除中港邊境界限、讓大陸全面吞併我城的意圖,可謂彰彰明甚。

二、「深港一體化」摧毀香港自主

  整個新界東北發展區的重點及要旨,就是實現香港與深圳「同城化」和「一體化」,所謂「同城化」,就是透過兩個城市的合併,將之建設為一個區域性的大都會,具體例子有「廣佛同城」。根據已獲建設部批准的「深圳市綜合規劃(2007年-2020年)」,深港將會合併成一個城市,換言之,香港特別行政區屆時將不復存在。在「深港一體化」的大計中,新界東北一大片鄉郊將會被犧牲用作新深港都會的經貿重心,為檢測認證、地產、教育、環保等產業提供土地,淪為大陸居民可自出自入的「邊境特區」之附庸區。試想想,我城的都市規劃淪為中國大陸區域融合的其中一部份,我們連對自己土地的自主權都喪失了,失去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的日子還會遠嗎?因此,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可說是我城的橋頭堡,一旦新界東北失陷,「深港一體化」快車就會全速開動,「深港同城」很快不會是癡人說夢。

  更加讓人擔憂的,以「中港融合」為名、摧毀香港自主為實的佈局其實一直如火如荼的進行,而「深港一體化」只不過是其中一步。自回歸以來,大陸政府從無間斷地推行CEPA、自由行、人民幣結算中心、自駕遊等政策,逼使港府興建高鐵、港珠澳大橋、蓮塘口岸等基建,再扶植西環政權、借雙非嬰及專才計劃等進行人口殖民、推行洗腦教育等,以圖全面摧毀香港自治,真正吞滅我城。假使新界東北真的根據區域融合的劇本成為「深港同城」的中心地帶,完全為大陸的經濟及規劃大局服務,而且接受大陸居民免簽注入境,成為「特區中的特區」,網民斥此計劃等同「割地賣港」,實在絕非誇大其辭。

三、發展計劃並非以本土利益為優先

  雖然政府指「新發展區」計劃有助解決房屋問題,並推動香港經濟,但筆者發現實情不是如此。在房屋方面,政府沒有按以往慣例公開公屋及私樓的比例,反而只在土地用途概況的列表中簡單交代「住宅及鄉村發展」的比重,令人難以掌握供港人居住的公屋到底會佔「新發展區」土地的多少比例。另一方面,如果私人樓宇是佔多數的話,沒有「港人港地」政策,整片新界東北土地會否以興建中低密度豪宅為主,最終成為大陸富豪及炒家的樂園呢?這點的確教人擔憂。在教育方面,「新發展區」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推動地區性的教育產業。民建聯曾經在《新界整體發展策略》報告提出提高非本地生學額,而且「應鼓勵教育機構發展自負盈虧式的教育服務」,加上新界東北鄰近深圳,都佐證了這個新界東北新「教育城」很大機會是為大陸人(尤其是大陸富人)而設的。在經濟方面,「新發展區」原有的農地和鄉村將幾乎全被剷平,為開發新區鋪路,換來的卻是供自由行消費的尖沙咀式名店區和大商場、配合中國經濟發展格局如檢測認證等產業、為富豪炒家而設的豪宅區、為大陸居民服務的醫療中心等,破壞本土鄉郊農業,只為大陸經濟大局效勞,值得嗎?

  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摧毀一國兩制、不以本土利益為先,如果梁振英政府今次蒙混過關,向大陸「割讓」土地,日後吞併我城、消滅自治的巨輪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全速起動。今日,保衛新界東北,就是捍衛香港自主,抗拒大陸入侵,如斯兵凶戰危之局、生死存亡之秋,試問閣下豈能無動於衷?


(請繼續關注事態發展,並加入此Facebook群組反對政府「割地賣港」:http://www.facebook.com/defendntnorth

何必為他人作嫁衣裳:看中共騎劫保釣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啟豐二號」的征航取得進展,數名保釣人士成功登陸釣魚台,兩岸四地輿論一遍歡呼聲,多指中國成功捍衛國土等等。保釣義士壯舉值得尊敬,港人愛國情懷無可質疑,但別高興得太早,中共政府在這場小戰役不派一兵一卒,不費吹灰之力,已經借宣傳機器、挾愛國民氣,輕易地接收了保釣運動的全盤戰果,成為角力中的大贏家。愛國保釣當然無罪,筆者只是希望香港人明白這是一場國際政治及權力鬥爭的角力,戰局波譎雲詭,千萬別給民族主義沖昏了頭腦,在釣魚台這場政治鬥爭,港人必須自重。

  保釣人士登島插旗,不論有心無意,都是幫了中共一把,這就解釋了為何唯獨今次香港保釣船能成功出海。難不成你以為香港水警真的這麼窩囊廢,連區區小船都阻撓不了?今場保釣小戰役,對中共有起碼三方面的助力。首先,中日關係尷尬,雙方互有齟齬又不欲關係破裂。中國政府除了打口水戰(官方喉舌及外交官言論)外,對付日本幾乎無其他牌可打,又不想中國民間保釣勢力坐大,以防滋長公民社會日後作繭自縛。中國不便直接出手,基於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特殊地位,借助香港民間力量向日本施壓,成本低而且易引起國際關注,在外交上極之聰明。再者,近年政府大肆宣揚「大國堀起」,令民間期望中國對外態度更加強硬。在大陸民意及輿論壓力下,加上韓國政府在獨島問題動作頻繁,中共已經不能再採所謂「韜光養晦」式外交,如今默許香港保釣人士行動,正好有助民間發洩民族情緒。此外,保釣行動成功後,中共不發一兵一卒,悄悄開動文宣機器,就把輿論導向成「香港同胞在祖國支持下保衛國土」,一方面將保釣功勞全盤接收落袋,一方面藉此鼓動港人愛國情懷,一箭雙鵰。總之管你甚麼泛民社運自由派台灣人,都全部以愛國名義收歸中共旗下,團結一致槍口對外,真真正正統一戰線。

  不論閣下喜歡與否,中共接收保釣功績、騎劫保釣運動,這是事實。保釣人士即使出於愛國情切,客觀效果上為中共增添助力,也是事實。我不敢說保釣人士愚昧,但的而且確,古思堯、楊匡、阿牛等,終其一生反抗中共暴政,如今卻是為政權作嫁衣裳,被騎劫了戰果。有人可能會說,「我不為共產黨服務,保釣是為了愛國不是愛黨,不行嗎?」是不行的。所謂愛國,說的必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你說愛的是中華民主那就別作他論,在此暫且不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寫明國家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實際上整個國家由軍隊、政府、議會(如果人大也算的話),到傳媒、企業、教育、文化,都是由黨領導、擁有、控制及滲透。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一黨之國,黨國合一,黨即國、國即黨,不可分割,故豈有愛國不愛黨之理?正因為與黨國糾纏不清,才出現了上述反共社運人士最終淪為中共棋子的荒謬。當然保釣義士的愛國壯舉,無論其效果如何,都絕對值得我們致敬及尊重。然而,我們一日未有民主立憲的共和之國,恐怕就沒有代表國民意志的政府可以代我們外爭主權。看來國運如此,實在是民族的悲哀。想到此處,筆者除了一聲嗟嘆,也不知可以說些甚麼。

我係撐香港隊,吹咩? — 不愛國的自由

  早前港隊女將李慧詩在單車賽中奪得獎牌,實在可喜可賀。港星方力申和阿Sa在微博發文恭賀,並表示李慧詩為港爭光,如此平常不過的說話,竟然引起大陸大量網民圍剿,罵他們「你不是中國人呀?」、「言辭不恰當」云云(詳情可見相關報導及網上資料)。早說過在中港矛盾對立氣氛下,奧運會成為身份認同的較量場所。狹隘民族主義的狂潮下,強國人狂妄自大、橫行霸道,沒有是非黑白,沒有公義理性,只有簡單一句:「你愛唔愛國?」問你死未。

「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身為香港人,為自己地方的運動員取得佳績而感到喜悅,根本正常不過。且別說一國兩制下,香港隊以「中國香港」名義獨立出賽,跟中國國家隊是兩隊互不相屬的隊伍,即使是大陸運動員奪得獎牌,他們家鄉的甚麼省、甚麼市、甚麼村的同胞向他們道賀,「為廣州爭光」、「為上海爭光」,「為重慶爭光」,恐怕根據強國人的邏輯都是目中無國了。也難怪的,強國人不單「眼中有國」,更是「眼中只有國」,愛國大過天,連支持本地同胞這種自然感情都變成賣國漢奸所為,更是西方勢力干預下策動港獨的居心叵測。愛國主義或者可以凝聚社會、激勵人心,但更多的時候只是一種排他的狹隘情感。其實你當然有愛國的自由,但必須強調愛國主義要服膺於基本的規範和原則。這些原則根本而具凌駕性,在運動的層面就是對遊戲規則、體育精神的尊重,用中共的術語,就是運動不能為政治服務;凌駕性原則在國際社會的層面,內涵更加豐富,從自由人權,到平等公義,都必然地超然於愛國主義之上。我們有一個信念,就是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獨立的個體,享有生而有之的基本權利,因此不能以集體主義、公眾利益為名,剝奪個人的權利,不管該利益如何吸引。其實這些只是自由主義、國際人權的基本原則,強國人搞不清,別跟我說甚麼大國堀起,套胡適一句,就是「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不愛國的自由

  為方力申和阿Sa辯護,多數人的觀點是戴頭盔式的「我愛香港也愛中國」,阿Sa的演繹方式是「我撐中國香港隊」。這個觀點事實上是沒問題的,正如上述你當然有你愛國的自由。但是更進一步而言,我們有沒有不愛國的自由呢?筆者說的不是那種奉公守法、交稅形式的國民義務,而是愛國作為一種情感的選擇──情感上我們能否不愛國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些人會破口大罵痛斥筆者出賣國家,大部分會遲疑良久然後支吾以對,但身為一個理性的人,筆者的答覆是「為何不可?」。如果人是自由獨立的個體,社群只是個體為了不同原因的偶然結合,國家則是其中一種結合的形式(其餘有部落等),因此國家不是一種必然的存在。故此,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愛,純粹是一種情感的自由選擇,無可亦無不可。再想深一層,你是基於甚麼理由愛國?現代國家,愛國大多是基於作為公民對於公共政治的參與,只有如此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之國,才有得到愛護的理由。對於中共治下的黨國,你找到愛的理由嗎?正如網民說:「你愛國家,但國家愛你嗎?」因此,我們沒有必然的愛國義務,沒有充分的愛國理由。相反,香港是一片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縱使她有百般不堪,但起碼她尚算自由多元,有其可愛的文化風光、社會百態。每個人都有鍾愛(或不愛)這片土地的理由,這是我們個人情感的選擇,悠然而生,沒有人鼓動脅逼。我們就是愛香港,就是撐港隊,你吹咩?

  大國真的昂然勃起了,中國輸掉金牌就成了體操史上最黑暗一天,趙薇在劉翔仆街當日說了句「嗨」都慘成箭靶,連蒼井空都變成中國人!強國人思維如何構造,筆者沒興趣了解明白,只知道排外、狹隘的愛國主義只會是法西斯極權的溫床。民粹加民族狂潮,昔日的德國日本就是我們的借鏡,這就是筆者連日發文痛斥愛國主義的原因。

金牌愛國主義為何失靈


  七月二十七日倫敦奧運開幕,代表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又再來臨。每年奧運會都是建制派及愛國人士激起港人愛國情懷的大好時機,今屆也自不例外。從把運動員的成就無限放大成民族光榮、國家驕傲,到利用中國稱霸的金牌數目借題發揮成體育大國崛起等等,奧運會彷如愛國主義者的精神鴉片,越吸越上癮。借奧運熱潮鼓動愛國情感,在零八年對香港人的確大為奏效,「北京奧運圓百年民族夢」的催眠下,香港一度掀起京奧狂熱,港人國家認同感可謂一時無兩。然而,零八的奧運愛國熱潮在今年非但未能重演,風頭反而被近日的反洗腦浪潮完全蓋過。金牌愛國主義為何失靈,當中玄機且容筆者一一剖析。

金牌愛國主義的愚昧

  國家運動員在奧運會中獲取佳績,人民為之感到喜悅及自豪,本是人之常情,但當政權利用這份情感轉化為國家的驕傲,其至民族的自豪,並暗地用以提升政權認受性時,奧運會就成為了國家機器的政治工具。所謂金牌愛國主義,就是說對國家的情感,是建基於國家在金牌數量取得的成就。由於這種愛國情懷沒有任何高尚的理念或強大的精神支撐,而純粹透過對金牌數目的振奮作情感投射與轉移,因此必然是膚淺、愚昧的。

  首先,將金牌成就和愛國精神連結根本毫無邏輯可言。在一個尊重自由、個體的國度,運動員拿得佳績,是他們奮鬥的成果。他們可以多謝家人、教練、隊員,甚至自己,但是沒有需要感謝國家,更遑論甚麼感謝黨,因為提供訓練設施、資助體育發展,本就是政府應份的義務,絕非黨國的皇恩浩蕩。更重要的是,我們深信一個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保障國民福祉,確保他們的自由和權利不受侵犯,使他們能夠有尊嚴和幸福地生活。但在今日的中國我們不單看不見國家對人民的關懷和承擔,反而政府正正就是殘民自肥的兇手,那麼這個國家又怎能贏得我們的支持和尊重呢?國家的價值,不在於其體壇成績如何吒叱風雲,或者經濟成就怎樣驚天動地,而是體現於尊重個體、關懷弱勢的人文精神。金牌愛國主義是一種膚淺、愚昧的愛國精神,其荒誕在於將愛國建立在功利的計算、物化的崇拜之上,完全跟普世價值相違。

身份認同和核心價值

  金牌愛國效應失靈,背後牽涉的更是一場身份認同和核心價值的論爭。長久以來,「香港人」和「中國人」兩個身份都並存於港人心中,並行不悖,自九七起「國家好即是香港好」的思想更是大行其道,而港人國家認同感亦在零八年達至頂峰。然而,自零八年底起情況出現了變化,近年來先後發生劉曉波、艾未未、陳光誠等人權事件,地方動亂四起、政府醜聞不絕,加上上海火災、溫州動車事故、北京水災等,無不赤裸裸地暴露了中國強盛背後的貪腐、不公和黑暗。久經港英年代自由、廉潔、法治、公正價值洗禮的香港人,開始醒覺到中港之間有著不可融和的理念和價值矛盾。同時,近幾年的反高鐵運動、一系列反融合浪潮、中港矛盾(宜居灣事件、反蝗蟲浪潮、雙非人爭議等),以至近日反西環治港行動,都令港人重新思考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的定位,重塑了自治和本土意識。

  綜合上述種種,香港人的價值觀出現了三大變化:一、對核心價值的重視,由於香港近年人權自由飽受衝擊,港人對核心價值更珍而重之,並視之為香港跟大陸最根本的區別;二、對一國兩制的捍衛,基於對大陸人權狀況惡化的觀察,港人更著力於保護自治,嚴防西環亂港及香港大陸化;三、另類的愛國主義,即透過關注及支援中國維權事件展現愛國,由於中港命運日見休戚與共,故此出現兩地民運合流、議程捆綁。這三點均可體現於港大身份認同民調(中國人認同創新低,香港人認同則節節上升)、近年六四集會人數持續高企、李旺陽遊行人數達二萬人等事實,而且這些變化在年青人當中尤其明顯。總而言之,香港人持守著向來珍重的核心價值,重塑了一個有別於普通中國人民的本土身份,將自由、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凌駕於吹噓大國崛起、只知錢財巧利及政治計算的狹隘民族主義,這就是金牌愛國主義失靈的根本原因。

  筆者深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國民的人格,就沒有國家的國格。親中人士及左派喉舌常言港人不愛國,但問題是,對一個蔑視人權自由、打壓良知公義的國家,你愛唔愛得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