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霧霾災難-從「霧都」倫敦談起

早兩日倫敦的天氣奇差,灰濛濛的天空,濃霧猶如清晨的山頂般厚重,整天都是煙霧瀰漫,幾乎伸手不見五指。來到倫敦差不多三個月,終於首次見識到「霧都」的面目。



話雖如此,其實經過近半世紀的努力,「霧都」這個稱號早已名不副實,像這樣的大霧,今時今日的倫敦已經很少見了。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起,英國開始急速工業化,倫敦作為帝國首都當然是站在發展的前端。在那個年代,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燃料,無論是市內和近郊的工廠、居民家庭,都要大量燒煤發電、取暖、煮食,加上蒸汽火車亦以煤為動力,令煤煙排放量急劇增加。此外,由於倫敦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空氣濕度大,更容易產生霧氣。當時倫敦每年有三份之一的時間都處於霧日,黃黑色的煙塵與濃霧,籠罩整個都市,把街道、天橋、建築、衣服染得烏黑,倫敦因而有舉世聞名的「霧都」之稱。這樣的煙霧景象,亦成為了大文豪狄更斯《荒凉山莊》的倫敦面貌。

1952125日至9日期間,發生倫敦煙霧事件,由於空氣質素極差,大量人患上呼吸系統疾病,前後竟然這成一萬二千多人死亡。經過這個事件,英國人痛定思痛,決定正視煙霧問題,花了半世紀整治市內的空氣質素,包括在五十至七十年代推出多項《清潔空氣法案》、《空氣污染控制法案》,改造市民的傳統爐灶、設立區內禁止使用產生煙霧燃料的無煙區、把發電廠和重工業設施遷到郊區、規定工業燃料裡的含硫上限等,八十年代主力抑制交通污染,九十年代制定了國家空氣質量戰略。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倫敦的空氣質素已不可同日而語,「霧都」之稱已成歷史了。

之所以說起倫敦空氣,是因為近日中國的霧霾問題,已經極之嚴重。各大城市,尤其是北京,空氣質素之差,以PM2.5量值計,已經遠遠超越國際標準可以容忍的水平。研究指出 (1),長期的空氣污染,令北方居民過去二十年的平均壽命減低最少五年半。三十年來以環境生態、下一代幸福為代價的經濟模式,除了釀成無可挽救的生態災難,更加帶來了致命的霧霾問題(會大幅增加肺病、癌病等的風險),必須正視。中共官方喉舌再多的狡辯,說霧霾有幾多大好處云云,阿Q式的打飛機只會惹人恥笑 (2)

(此圖原載於BBC 中文網)
由於事態嚴重,官方和媒體都不得不嚴正看待,很多輿論都引了倫敦的例子,說英國人也用了五十多年解決,所以現在中國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根治空氣污染的問題,沒甚麼值得大驚小怪。這個邏輯有兩個基本謬誤,因為兩個例子有兩個重大的不可類比性。第一,二十世紀初根本沒有甚麼環保的概念,倫敦當時由空氣奇差,到反省其禍害以致推出空氣改善措施,都沒有先行經驗可循,真正是摸著石頭過河,當中所需要的時間和過程當然是比較漫長;但今天是廿一世紀,全世界數以百個城市都完成了現代化的階段,中國只是照版煮碗跟隨其他城市的經驗去做,跟倫敦作為先行者的例子豈是可比?正如親共者常說西方社會民主化也走了幾百年,中國也要同樣的過程,你照抄人家的經驗,怎麼可以相提並論?另外,五十年前的科技遠比今天落後,今天要做環保工作、潔淨能源等易如反掌,跟上個世紀根本沒法比較。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政府的決心。英國是民主國家,政府向選民問責,出現重大事故,政府當然要「做野」,否則不能向英國人交代,整治空氣污染的動力必然地較大。相反中國由黨國集團掌控,空氣污染背後的黑手,就是那些煤礦、工廠老闆,你想像到背後有幾多盤根錯節、千絲萬縷的利益瓜葛、權力佈置,誰有能力去動這些巨擘絲毫?更別說這麼大的肥肉,哪一個領導層會沒利益於其中?
這樣的情況下,根治霧霾,你說從何談起?

延伸閱讀:

1: Pollution Leads to Drop in Life Span in Northern China, Research Finds (New York Times) - http://www.nytimes.com/2013/07/09/world/asia/pollution-leads-to-drop-in-life-span-in-northern-china-study-finds.html?_r=0

2: 大陸黨媒:霧霾助防守 團結國人 (主場新聞) https://thehousenews.com/politics/大陸黨媒-霧霾助防守-團結國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