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遴選新校長,歷經八一八風波,各界對港大這所香港第一學府染紅投共猶有餘悸,結果委員會選出了個洋人當新校長,還要是英國白人,可謂堵住了悠悠眾口,政治手腕之高超,真是「估佢唔到」,尤其在各大院校紛紛失守(例如嶺大新任校長梁粉鄭國漢)的情況下,結果的確令人喜出望外。然則有人歡喜就自有人愁,洋人當校長的消息公佈之後,一眾土共、大中華膠隨即撲出來,指責馬斐森未夠班、不懂中文、不通國情云云,好像言之成理,其實說到底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於白人當上校長之位顯得牙癢癢。
不懂中文就不可當校長-何其反智的邏輯?
打響頭炮的是港大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總監陳婉塋,她率先撰文,以學術成就未夠班、不曉中文、不懂中國歷史和「華人社會微妙關係」等理由,抨擊馬斐森不適合當港大校長。這種邏輯絕對是愚蠢、可恥和荒謬的。首先,香港號稱一個國際大都會,港大亦自命是一所面向國際的大學,中文和英文都是通用的語言。到目前為止我在港大見到的官方文件、通告、網頁等,無一不是以英文,或中英共用的方式出版的,在港大的每一個教職員和學生基本上都能操流利英語,我根本就看不到不憧中文有任何溝通、工作或行政上的障礙。
陳更進一步說,馬斐森不懂中文,即使有翻譯團隊都無法令他掌握社會脈搏,而且不通本地社會和中國國情,令他難與中國政府交往(「我們不能因為對北京的不滿,而幻想要和官方拒絕來往」)。這個邏輯實在是太好笑,我不知道這是甚麼的世道,如此材料都可以當上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總監。我想問一下,由政府到大型商業、社會機構,有哪一個主管級以上的職位是不用了解社會政情,與大陸官員溝通的?根據陳的邏輯,洋人是不是都不可以做政府高官、銀行主管、跨國公司高層呢?那麼中環金鐘那些外籍人士是來幹麼的?秒秒過億上落的銀行都是白癡的嗎?幾千萬年薪請個沒用的人來當高層?拜託,寫文前用腦袋想一想,別要給大中華情緒蒙蔽了理智,失去了新聞系教授的專業操守。
打破港大「為中國而立」的迷思
至於文章只會在文匯大公出現的程介明(自己google下就一清二楚),梁粉盧寵茂的謬論(他說「不懂中文…是為無能」,這種道行大家心照啦),也不值一駁。想說的,只是無論是保守土共,還是自命開明進步的大中華派,在這件事上,都擺脫不了大中華主義的心魔。這種心魔是表現方式,就是我們中國已經富起來強起來了,香港已經回歸祖國,不再是英國白人的殖民地,中國人要當家作主,當然要由自己中國人來當大學的校長啦,怎麼可以再由英人統領,豈不是大倒退?(陳說「時移世易,英文獨霸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但不好意思,能夠基本上全球通行的唯一語言仍然是英文)更甚者,就是他們一直深信香港大學是「為中國而立」的大學,要對中國的未來有承擔、做出貢獻,這個就是陳口中的所謂「時代的責任」。別再放屁了!香港大學不是甚麼為中國而立的大學,在微觀層面,大學就是培養每個學生,令他們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學養、有公民責任、有自覺的人,在宏觀層面,大學就是推動世界的學術進程、改善人類的公益。
簡而言之,香港大學是面向世界,為人類文明服務,豈為某國某族某政黨效勞?因此,我奉勸那些所謂學者放下種族主義的成見,擺脫國族主義的心魔,好好反思自己身為學者的道德和操守。